济公全传
小说介绍
作品简介
李修缘《济公全传》[1]主要讲述南宋朝中有一位京营节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娶妻王氏,夫妻好善。李大人为人最慈,带兵军令不严,因此罢官回籍,在家中乐善好施,但一直没有儿子。李大人不愿纳妾,于是同妻子一起到永宁村北天台山国清寺拜佛求子。后果然灵验,喜得贵子,取名李修缘,修缘年幼时,目读十行,过目不忘,才学出众。平日喜看道书,到了十八岁,他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后拜元空长老为师,起名道济。道济坐祥坐颠,还有些疯。庙里独叫他颠和尚,外面又叫他疯和尚,讹言传说济颠僧。他在庙内不论见哪个和尚有钱就偷,有衣服偷出去就当了,吃酒,最爱吃肉。常有人说和尚例应吃斋,为什么吃酒?济颠说:"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为我修心不修口。"其实他本是奉佛法旨,所为度世而来的。于是有了一篇篇济公济困扶危,劝化众生的故事。本书是流传很广、深受好评的经典佳作。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文字简洁通俗。小说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情节的表达都别具特色、独树一帜。济公济困扶危,惩治强梁,与为富不仁者作对的故事。叙济公原名李修缘,系“罗汉转世”,二十七岁出家灵隐寺。他不戒酒肉,佯狂似颠,故称济颠,曾治愈宰相秦熹之子病,为秦子之替修。该书目多由济公降世、十度说起,至三探娘舅、九僧擒韩殿、西天朝佛缴法旨止。其中有淫贼华云龙盗走相府珠冠,济公三擒华云龙;金山寺八魔炼济颠,太乙真人、长眉罗汉助济公降魔;小西天盗贼狄之昭杀人移祸,狄小霞、谭宗旺错配夫妻,济公点化狄小霞共破小西天;五云阵斗法等主要回目。
作者介绍
由王梦吉等著。以济公为主角的小说,有明代穆宗隆庆四年(1570)署名“仁和沈孟柈述”的《钱塘渔隠济顚禅师语录》一卷。《济公全传》一书,则初由清人王梦吉撰,仅三十六则。王梦吉,字长龄,号香婴居士,杭州人,约当清顺治、康熙时期在世。后有天花藏主人的《醉菩提全传》二十回、郭小亭的《评演济公传》二百四十回。此后,更有人续写至一千二百回。济公故事自南宋以来即在民间广泛流传。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方外志踪》即有关于济颠的记载。刻于明隆庆三年(一五六九年)的《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是现存讲济公故事的最早的小说。清初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卷九有《道济颠玩世装疯》一篇,陈树基将此收入《西湖拾遗》,改题为《南屏山道济装疯》。清康熙年间,王孟吉撰有《麹头陀新本济公全传》三十六则故事,所叙与《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基本相同。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吴门仁寿堂刊刻《济公传》十二卷,内容亦同与《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明末戏剧家张大复作有《醉菩提》传奇,敷衍济颠故事。《济公传》即是作者在上述以济公为题材的小说和戏剧的基础上编次而成的。它上承《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下启清中叶以后陆续出现的堪称中国章回小说篇幅最巨的正续《济公传》。
作品源考
《济公传》《济公全传》现知有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多种刊本。其中乾隆二十四年金阊书叶堂刻本是较早的本子。二十回本《济公传》可以说是开了章回体济公小说的先河,是各种版本的济公章回小说的雏形。故特此刊印。本社以特级仿古宣纸石印,经折装装订。纸张千年不腐,墨色千年不褪。济公(1130-1209)出生于天台,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
。李家世代信佛。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求得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元,从此与佛门结下了深缘。有关济公的故事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元出家”等广为流传。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济公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既“颠”且“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神化就从他的出世开始。《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黎民盼望救星,社会呼唤英雄,当人民十分需要圣贤的时候,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也就说明济公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人民心中的“活佛”,反映出济公形象的广泛亲和力。
流传版本
《济公全传》连环画本《醉菩提全传》这一版本不但流传得比较广,翻刻的同名或不同名版本也比较多。能见到的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金阁古讲堂刻本(天津图书馆藏),宝仁堂刻本,改名《新镌济颠大师玩世奇迹》(大连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道光二十七年(1847)大文堂刻本《醉菩提全传》四卷二十回,署“天花藏主人编次”(伦敦英国博物院藏),文聚堂刻本四卷(北京图书馆藏),同文堂刻本(北京图书馆藏);同治十年(1871)务本堂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四年(1878)京都聚珍堂木活字排印本,改名《济公传》(天津图书馆藏);光绪六年(1880)北京老二酉堂重刻本,改名《济公全传》,题“西湖墨浪子偶拈”(北京图书馆藏,又:日本《舶载书目》中录有此书目,题“西湖墨浪子偶拈”,由天花藏主人作序,估计当是同一种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金陵城北科巷荫余善堂重刻本,书名《醉菩提》,副题《绘图度世金绳》,有图三十页(北京图书馆藏)。与此书内容相同的,还有大连图书馆藏宝仁堂刻《新镌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二十回,不分卷,署“天花藏主人编次”,卷首有桃花庵主人序(桃花庵主人,姓名不详,仅知其字为“醒斋”,居苏州桃花坞),光绪二十年(1894)石印本,改名《皆大欢喜》等。此外,还有西湖墨浪子《西湖佳话》中的《南屏醉迹》,与《醉菩提全传》仅是文字繁简不同,内容无多大差别,当是一种简写本或初稿本。另一种《醉菩提全传》,题张大复作,当是根据《醉菩提全传》敷演而成的,时间则在道光之后。
章节列表
《新西游记》沿用《西游记》的主角人物,却避免了《西游记》中唐...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
吾友恩正,生性豪爽,嫉恶如仇,刚直不阿,无一丝媚骨。以大智大慧、...
西游记传》,明朝神魔小说,“四游记”之一,作者杨志和(一作“杨致...
湛露尧蓂一叶新 宝筵祥霭丽仙宸 三元同降天王节 万国均瞻化...
唐僧在18岁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他原来是一个江流僧,他...
《新西游记》借《西游记》中人名、事物以反演之,故曰《新西游记...
悟元子曰:人身难得,无常迅速,生生死死,轮回不息;一失人身,永久...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神话小说,其内容之丰富,气魄之宏伟,不但在...